【農業洞察】改善連作障礙有解方,永續與收益兼顧的科技肥料

科技農報 AgriTech Report | 2020.11.02
臺灣蔬果自給率超過8成,國內蔬菜水果類的經濟作物產值非常高。但農民長期種植同類型葉菜,沒有輪作或讓土地休耕恢復,導致田間出現「連作障礙」。Read more...

瑪氏、雀巢、聯合利華都看好的微藻,會是未來的明星原料嗎?

食新聞 | 2020.10.16
微藻被視為是全球炙手可熱的綠金商機,除了做為生質能源的材料之外,也富含多種營養素。在植物基的浪潮下,各品牌都相繼推出了微藻系列的食飲品,抓緊時機將微藻帶入主流市場。Read more...

研究測試雞對曲狀桿菌的抵抗力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 2020.07.15
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團隊為解決遭受曲狀桿菌汙染的雞肉所引發的食物中毒,分析雞隻腸道微生物群的遺傳組成,並將具備曲狀桿菌抗性品種雞隻的腸道微生物,移轉至易感染的雞隻體內的腸道。Read more...

在飼料中添加氨基酸補充劑可提高斷奶小豬對抗疾病的能力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 2020.07.03
加拿大薩克其萬大學與業界合作,在斷奶小豬的動物飼料中添加氨基酸補充劑,評估能否增強豬隻抵禦疾病的免疫力。Read more...

全球生物刺激素領域之產業發展與應用現況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 2020.06.23
近幾年全球農業資材市場出現新名詞:植物生物刺激素(Plant biostimulants)。這名詞首先由美國提出,並在歐洲發揚光大,植物生物刺激素也在短短幾年就形成了全世界關注的概念產品類型。Read more...

海洋中的大型海藻養殖場將成為未來生質燃料的來源之一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 2020.06.18
ARPA-E計劃負責人表示,若要減少美國經濟活動所造成的大量碳排放,許多分析顯示,生質能源需要占美國能源使用的20%至25%,而海藻生質能源對氣候的潛在好處也持續在研究中。Read more...

植物中的長壽基因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 2020.06.17
Offringa表示該基因的發現有助於了解植物的生活史與衰老狀況,並能進一步回答為何某些物種在進化過程中部分變成一年生,另一部分則變成多年生植物。Read more...

土壤微生物如何幫助植物抵抗疾病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 2020.06.05
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木黴屬真菌可協助植物發展抵禦機制,並進行多組試驗組進行比對。Read more...

以生物固氮減少對氮肥的依賴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 2020.06.01
密蘇里大學植物病理學家—Gary Stacey表示給予農作物氮元素的永續方法通常可藉由生物固氮技術,尤以豆科植物已發展出成熟的固氮作用。Read more...

海藻與鹽的結合-藻鹽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 | 2020.05.29
藻鹽的特性由其混合的海藻種類所賦予,因此使用不同的海藻製鹽其性質會有很高的識別度,風味甚至是機能性也各自迥異,可為各地區的獨特藻種帶來商機。Read more...

「精炭粒」新型飼料添加劑 取代抗生素 有效提高漁畜收穫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 2020.05.29
根據統計,全球的抗生素使用量中有80%用於經濟動物身上,對人類來說,除了食用肉、蛋可能攝入外,禽畜排泄物也可能透過污染水源和土壤使抗生素進入食物鏈,增加具抗藥性的「超級細菌」產生機會。Read more...

揭示甘蔗微生物如何為高效農業生產指點明路

農業科技產業情報站 | 2020.05.13
發現這些特定微生物可對抗玉米穗減產的疾病,並且促使玉米更具耐旱、抗逆境之成效。Read more...

令人意外的發現!藍綠藻能生產油脂

農業科技產業情報站 | 2020.04.23
德國波恩大學植物分子生理學和生物技術研究所(IMBIO)的科學家在過去的幾年間致力於研究葉綠體中催化植物油脂合成步驟中的其中一種酶。Read more...

海藻能否能扮演提供永續性生物燃料的角色

農學報導 | 2020.02.04
由有機物或廢棄物衍生的生物燃料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也是現今可再生能源最大宗的來源之一。目前歐洲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運輸目標通常針對陸地生物製成的生物燃料為主。Read more...

國內首例「有機農業專區」面臨徵收開發工業區!農友:政府沒有誠信,十年努力成空

msn新聞 | 2020.02.04
台南甜心牧場力抗工業區開發案的案例,受到農業界關注,同時間,隔壁的高雄市也正上演一場科學園區徵收有機農場的事件。苦主是位於橋頭科學園區土地徵收範圍內的「中崎有機農業專區」的有機農夫。按照營建署規劃,台糖出租給農民的土地,在2023年租約到期後即不再續租,有機專區將讓位給科學園區。Read more...

氣溫回升…荔枝椿象聚集 農業局籲農友開始藥劑防治

聯合新聞網 | 2020.01.17
高雄市農業局說, 往年荔枝椿象約於2月中旬開始活動,最近農業局會同專家至現場勘查,發現荔枝椿象竟已開始聚集且甦醒,甚至觀察到少數成蟲有交尾現象,判斷可能因氣候因素讓荔枝椿象提早開始活動。Read more...

海洋將是未來糧食安全的關鍵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 2020.01.07
由15國政府組成的永續海洋經濟高層小組,集結技術、政策、管理、金融等跨領域思維,針對海洋資源永續的議題進行討論,預計至2020年將提出16份探討海洋與經濟挑戰的藍皮書。Read more...

富含營養的發酵副產物可望做為土壤新興肥料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 2019.12.11
美國田納西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工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微生物發酵副產物,開發為具有農業用途的肥料,並進行其營養成分有效性的研究,證實改良土壤性質與農業多元發展的永續經營策略能夠併行。Read more...

推動「農藥減半」政策 陳吉仲首頒永續善農獎

民視新聞 | 2019.12.04
農委會為落實「化學農藥十年減半」政策,近年積極推廣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降低化學農藥使用,增進農產品食用安全。希望透過活動,鼓勵農友、業者及試驗研究單位投入,兼顧環境與經濟永續發展!Read more...

南臺科大 小球藻研究成果豐碩

中時電子報 | 2019.10.29
南臺科技大學生物與食品科技系特聘教授褚俊傑投入小球藻研究已有多年,並成功將「微藻科技」運用在節能減碳、土壤改良、畜牧養殖、保健食品等原料產品的開發上,已獲豐碩成果,不僅落實循環經濟理念,更開創綠金商機。Read more...

土質改善專家 台建推客製化服務

工商時報 | 2019.09.18
台建生技自2010年即開始著手研發藻類生物技術,為了因應精緻化農業過度使用,所造成土壤酸化、地力衰退等問題,專門為有機質貧瘠的酸性土壤,開發出適合的土質改善配方。Read more...

大葉大學助澳迪科技開發藻類美粧有成

經濟日報 | 2019.08.23
美粧製造商澳迪科技,為求研發動能更精進,藉此委託大葉大學生物科技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吳建一與其研究團隊,將合作開發以雨生紅球藻為主的「藻魅兒」美粧保養系列產品。Read more...

台灣人愛進補 東森購物首賣「享食尚滴雞精」

經濟日報 | 2019.08.20
在雞隻飲食中分期添加小球藻營養液及益生菌,提升雞隻的免疫能力,同時呼應農委會「無抗生素飼養」政策。Read more...

以藻油取代魚油於蝦養殖業上的應用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 2019.07.09
在此計畫當中與Corbion合作,嘗試採用了藻類的有氧發酵生產AlgaPrime DHA以取代魚油來源,做為養殖蝦所需的營養成分。Read more...

最新的研究揭露RNAi類農藥殘留在土壤內之降解機制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 2019.04.02
由於農藥在環境,尤其是在土壤中的殘留會對生物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了解農藥殘留最終的去處,將是防止農藥危害、加強農藥管理與增進農產品安全上所必要的一環。Read more...

小球藻 大健康 植物界營養冠軍

TVBS NEWS | 2019.04.18
什麼樣的植物,在歷經地球生物多次滅絶,仍堅持展現活躍生命力長達30億年?甚至在今年被列入自然考科命題驗證學子知識?它的營養價值還被喻為最天然的綜合維他命,成就日本成為長壽之國的關鍵秘密武器也是它,這個製造國際健康大奇蹟的植物就是小球藻。Read more...

遊南韓必吃!比雞蛋大的「霸王草莓」香甜多汁

TVBS NEWS | 2019.02.19
業者用1比5的比例,讓草莓吸收小球藻的營養,還用中藥當草莓補品,增強果肉的紮實度以及抗蟲害,不只讓果肉更美味,收成量也增加三成。Read more...

利用海藻生產生物塑膠的新方法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 2019.01.07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的新研究則採用在海中種植的多細胞海藻作為原料,研究人員利用以海藻為食的微生物-Haloferax mediterranei生產生物可分解性塑膠-聚羥基羧酸(polyhydroxy-alkanoates, PHA)。Read more...

藻類產業的發展與趨勢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 2017.06.13
隨著沿海人工大規模海藻養殖興起,生產過程對於淡水需求低且成長速度較陸生植物快速,故這十年來,海藻養殖蓬勃發展。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2016 年報導指出,2014年全世界海藻產量約為2730萬噸,商業價值達56億美元。 Read more...

興大研發生物炭量產商業化設備 助土壤改良

中央通訊社 | 2018.10.10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副教授吳耿東耗時6年研發完成生物炭量產商業化設備,可用廢棄木材燒製出生物炭,添加在土壤中有助提高土壤保水度並留住養分,有助國內生物炭產業發展。 Read more...

透過模仿藍綠藻,有望提高糧食作物產量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 2018.10.04
藍綠藻(Cyanobacteria)則發展出一種二氧化碳濃縮機制(CO2 concentrating mechanism,CCM),在由多面體蛋白質組成的腔室(Carboxysomes)中使用運送蛋白幫助碳酸氫根吸收並聚集於RuBisCO附近,提升光合作用效率,使藍綠藻得以繼續生存。 Read more...

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南臺科技大學「藻享瘦團隊」勇奪金獎 褚俊傑教授榮獲「優秀創新創業導師獎」

中央通訊社 | 2018.10.04
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南臺科技大學「藻享瘦團隊」勇奪金獎 褚俊傑教授榮獲「優秀創新創業導師獎」

新興肥料-生物刺激素之標竿企業專利分析

農業科技產業情報站 | 2018.10.01
本文針對生物刺激素市場現況和趨勢進行探討,另外分析義大利領導企業Valagro公司的市售生物刺激素產品,並從申請的專利來瞭解公司在該領域的技術發展動態及研發能量,提供技術資訊給研發人員規劃之參考,亦作為國內公司掌握競爭對手的技術發展方向。

台灣70%土壤屬酸性 鹼性肥料改良土質

民視新聞 | 2018.09.28
潭美颱風為台灣北部、東北部帶來豪雨,不過家庭主婦可能更關心菜價的問題。事實上,植物的生長,不只受到氣候影響,土壤的酸鹼度,更是導致作物健不健康的重要因素

神奇作物「解毒劑」: 解密天然殺菌劑- 鏈黴菌

科技農報 | 2018.9.13
最後Rey表示,「使用微生物保護植物是一種未來生物農業發展的新趨勢,雖然鏈黴菌也不是唯一一種可用於生物防治的微生物, 但鏈黴菌卻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因為它是少數可以跨越藥理學以及農業領域研究的微生物之一,持續的進行深入研究與運用此研究概念和成果,將有益於未來的農業發展。」

利用海洋微藻開發魚飼料,使養殖漁業生產更具永續性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 2018.09.03
目前全球人口仍然持續增加,對於蛋白質等營養素之需求將會越來越多,但海洋資源枯竭問題也越加明顯,為有效維持人們所需要的蛋白質來源,近年來利用天然水面或人造池塭進行計畫生產之水產養殖產業成長非常迅速。

免疫刺激物於水產養殖之應用

農業科技產業情報站 | 2018.09.03
水產動物感染疾病的途徑相當多樣化,想要完全隔離病原相當不容易。因此,盡可能建立防阻病源入侵,及減緩與降低環境污染與變動的衝擊,再由養殖動物著手,強化養殖生物之免疫與抗緊迫能力,是達成預防病害爆發的有效途徑。

台建生技藻胺肥 改善貧瘠農地

中時電子報 | 2017.08.15
台建生技指出,精緻化農業的過度開發,造成土壤酸化、地力衰退等問題,台建生技提供客製化的服務,專為有機質貧瘠的酸性土壤,研發適合的土質改善配方,透過一條龍的生產模式,提供客製化服務,專為貧瘠的土壤開發適合的改善配方,扮演土地復育專家的角色,為我國精緻農業的發展建立永續、有機農業的願景。

陸爆非洲豬瘟 比口蹄疫還恐怖

中時電子報 |2018.08.06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大陸自出現疑似非洲豬瘟疫情,8月2日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農委會即掌握相關訊息;因非洲豬瘟病毒是肉豬頭號殺手,目前沒有疫苗可用,只能撲殺,若傳進台灣,養豬業可能毀於一旦,農委會嚴陣以待。

創新微藻生長調控技術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創新微藻生長調控技術」即應用光合生長促進劑(ITRI-A1)促進微藻生長,調控適當的破胞活性物質(ITRI-G1)濃度,啟動微藻自我防護機制,加速微藻高經濟產物的累積。

海內外畜牧科技潮流,看見臺灣的產業優勢

農業科技專案計畫服務網 | 2018.07.27
為因應全球快速增長的畜牧產品需求,並減緩畜牧產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創新的技術及良善的政策規劃,成為畜牧產業變革的主要動力。因此,諸多學者專家不斷從事科技研發,國際間有關畜牧產業發展策略亦逐漸發展對人、動物或環境友善之畜牧技術與驗證標章措施,希冀為畜牧產業及農業的永續發展提出解決方案與未來發展契機。

作物永續發展協會專家表示:2018年,生物肥料正式進軍傳統肥料市場

科技農報 | 2018.7.26
全球農業生物科技推廣組織—作物永續發展協會(CropLife)於2018年5月點評「生物肥料(biofertilizers)」的商業潛力與未來的發展趨勢。手,目前沒有疫苗可用,只能撲殺,若傳進台灣,養豬業可能毀於一旦,農委會嚴陣以待。

南臺科大生技中心 大陣仗參展

中央電子報 | 2018.07.19
南臺科技大學「創新應用生技製程技術研發中心」(生技中心),偕同台灣生技聯盟會員與產學合作廠商配合臺南市政府以「臺南生技館」主題館方式,參展2018年第十六屆台灣生技月生物科技大展,呈現整體規畫亮點並提高在展場的能見度與綜效。

施肥怎樣合理化?別急,先為土壤健檢,帶你搞懂土壤肥力分析報告、圖資系統

農傳媒 | 2018.07.04
土壤是作物生長的基礎,栽培過程中, 肥料施得過多,長期下來不僅浪費肥料資源、汙染環境,例如氮肥汙染地下水、植物硝酸鹽濃度過高等,也容易造成土壤「生病」劣化,難以提供元素供作物吸收,進而影響產量和品質。

國內口蹄疫苗兩周後將拔針,防檢局籲往返疫區避免前往畜牧場或攜帶肉類進口

農傳媒 | 2018.06.19
1997年臺灣爆發豬隻口蹄疫,重創國內養豬產業,費時20年努力,臺灣(除金門外)在去年5月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認定為「打疫苗非疫區」後,下個月即將拔針(即不施打口蹄疫苗)。

仔豬下痢問題怎解?不妨看看國際研發趨勢

農業科技產業情報站 | 2018.06.15
根據2014 年1 月,臺灣中南部地區爆發仔豬因下痢而大量死亡之疫情,致豬肉價格上漲超過兩成。造成疫情的豬流行性下痢病毒(PEDv)在世界各國均是主要的畜情安全議題之一,早在2013 年7 月,PEDv 病毒所造成的疫情便在美國爆發,擴散東北、中西部共14 州,造成970 億美金的產業損失;歐洲亦在同時期出現PEDv 病毒擴散。

尖端技術開拓畜禽產業新紀元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 2018.06.14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105年農業統計要覽資料顯示,民國95年至105年間畜禽生產量明顯減少,包含:豬從930,609公噸下降到827,041公噸 (減少11%),羊從3,896公噸下降到1,859公噸 (減少52%),鵝從24,742公噸下降到6,306公噸 (減少75%),鴨蛋從466,232公噸下降到447,931公噸 (減少4%)。

守護「吃」的安全 生物肥料第一線把關

優活健康網 | 2018.06.07
為維護人體健康,食安問題不可不慎!不僅製作過程需嚴謹把關,追溯源頭食材更是重要。而肥料是栽種食材作物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但若是不當使用化學肥料、有機質肥料,則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在5個畜牧生產者中有3個生產者將使用更多的植生素-6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未來12個月內將使用植物性飼料添加物

農業科技產業情報站 | 2018.05.28
2018年,許多畜牧業預計會增加對植物性飼料添加物(PFAs)的使用。根據最近對700多名農業企業專業人士的調查,60%的受訪者報告說他們的PFA使用量將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

讓經濟動物活得更快樂的「人道飼養」,正在畜牧產業崛起中!

食力 | 2018.05.22
人道飼養是近年國際間重視的議題,但在台灣,許多人對此觀念仍非常陌生。人道飼養的根基建立在「動物福祉」上,主要的訴求為讓動物有5大自由(five freedoms),當動物飼養符合了這些條件,才算是符合了人道飼養的基本要求。

再添生力軍 達邦蛋白上櫃案通過

中時電子報 | 2018.05.24
達邦是上市櫃唯一迎接無抗養殖新紀元的農業科技「食安」概念股,創新研發獨步全球的乳酸菌水解胜肽,幫助動物提升免疫力,避免施打抗生素的保健品,是亞洲唯一通過歐盟最高標準HACCP、ISO22000認證,用食品級原料的規格,從源頭為食安把關。

永續發展:水產與畜禽動物的飼料轉換率比一比

農業科技專案計畫服務網 | 2018.05.17
隨著全球人口數增加,糧食需求數也持續攀升,而大規模生產模式消耗資源且造成環境壓力,因此,為達到永續生產願景,如何採取有效率的糧食生產模式漸被重視。

聚焦绿色、标准、生态 “生物刺激素国际法规及标准论坛”举行

人民网 | 2018.04.26
4月25日由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与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生物刺激素国际法规及标准论坛”在山东举行。

認識好農業 有機認證vs.無毒認證

大紀元 | 2018.04.02
無毒農業強調生產透明、履歷及嚴格檢驗,除了蔬果外也將漁、畜、牧等產品納入產銷管理,花蓮縣政府規定無毒農業的農產品都必須通過無毒認證,才可印上專屬防偽的「無毒認證標章」並賦予產品有如「身分證」一般的「花蓮縣無毒農業產品履歷表」,當消費者選購的同時,透過這張履歷表,可以看到產品名稱、栽培地點、農戶姓名、聯絡方式等等。

有機農業土壤重金屬標準 不宜放寬

自由時報 | 2018.03.29
台灣的農民要從事有機農業,必須通過由政府「認證」的「驗證機構」驗證,其中在生產環境的條件,規定種植農產品的土壤和灌溉水必須合乎標準,通過驗證,才能開始生產有機農產品販售,這也是保障全民 「食的安全」 很重要的把關。

部分農藥比起花蜜更容易吸引蜜蜂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 2018.03.01
而蜂蜜除了富含營養,也有許多可幫助蜜蜂提高免疫能力的物質,如芸香科(Rutaceae)和茜草科(Rubiaceae)植物花蜜中含有微量咖啡因(caffeine),可幫助蜜蜂提高記憶力;對位香豆酸(p-Coumaric acid)則能提高蜜蜂的免疫能力,使蜜蜂代謝有機磷殺蟎劑的能力提高60%。

整合是必然-複合性農藥能促進永續農業的發展

農業科技產業情報站 | 2018.02.28
生物農藥公司Stockton Group (Stk) 的董事長Guy Elitzur 先生提及複合性農藥(hybrid pesticide)產品在市面上仍不普遍,但他相信此產品類型是在面臨食物安全及化學農藥登記規範日漸嚴格的情況下必然的發展趨勢,並能加強實施整合性病蟲害防治(IPM)的有效性。

研發「費洛蒙農藥」誘捕害蟲,台灣新創獲注資 9 千萬

科技新報 | 2018.02.26
台灣神農社會企業公司宣布完成 A 輪募資,獲得新加坡商齊威資本投資 3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9 千萬元),將與朝陽科技大學共同建立尖端農業暨生技研發中心,展開產學合作計畫,持續推廣「生物誘導型農藥取代劑」。

自癒性真菌混凝土幫助修復老化混擬土裂縫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 2018.02.16
混凝土建築經過歲月的洗禮與風化會逐漸老化,老化混凝土中可能存有裂縫,導致結構受損,需盡快進行修補以防持續惡化。

好看好吃又省能 世界首棟「綠藻」建築師:台灣很適合

環境資訊中心 | 2018.02.13
德國北部大城漢堡有棟很獨特的綠色建築,走近一看,它的外牆裝上一片片的透明空心板,夾層裡的海藻與一個個緩緩往上飄的可愛氣泡,形成一幅動態的畫面。

真正搞懂「微生物肥料」,才能對症下藥

農傳媒 | 2018.02.02
微生物肥料中,根瘤菌能與豆科植物之根部共生,可將大氣中氮氣固定而產生氮肥,但臺東場表示,其實大多數的微生物肥料,所能提供的是對作物多方面的幫助,提升肥料利用率只是其中一項功能,其他尚有促進作物生長及拮抗土傳病菌等益處。

植物性飼料添加物-植生素(phytogenics)對動物影響之探討

農業科技產業情報站 | 2018.01.24
因應全球逐步禁用抗生素的趨勢,投入研發替代添加物已成為重要課題,目前包括有機酸,益生菌,益生素、植生素及酵素等作為抗生素替代研發上已有投入眾多的研究成果。

微生物肥料到底有沒有肥?怎麼下才有用?專家說給你聽

上下游 | 2018.01.22
「微生物肥料」到底有沒有肥?台東區農業改良場指出,不少農友施加微生物肥料後,卻感受不到肥料效果,難道微生物肥料用錯了嗎?

取代動物飼料抗生素 小小廢棄綠豆殼大吸金

今周刊 |2018.01.18
「全世界有兩百萬噸綠豆,大部分做成豆芽菜,另做成糕餅餡及食品,像是冬粉。散裝綠豆販賣是最少的。」京冠生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楊青山解釋,發芽後的綠豆殼無營養價值,只能作為填充物使用;但要供給糕餅及食品使用的綠豆則必須「削皮」, 連殼帶仁,會削下十五%的綠豆,這部分,可是大有可用。

台肥推稻草分解有機質肥料

中時電子報 |2018.01.03
台肥公司康信鴻董事長及黃耀興總經理率先配合農委會「提升稻草再利用率,並降低露天燃燒」政策,於106年12月29日假農委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舉辦「台肥新型稻草分解有機質肥料田間施用成果觀摩會」。

高科技保證!「享食尚滴雞精」引進歐盟智慧養殖系統

TVBS NEWS | 2017.12.29
「享食尚滴雞精」是全國第一個獲得完整產銷履歷認證的黑羽土雞滴雞精,而食安的最高標準就是產銷履歷;

大陸冷氣團南下 農作物可施鉀肥防寒

農業科技產業情報站 |2017.12.18
台東農改場提醒農民做好作物防寒措施,以減少損失。果樹部分,加強果實套袋,釋迦果園於迎風面每7-8行設置一面遮風網等防寒設施,香蕉、鳳梨、木瓜、柑橘等作物尤須留意。冷氣團過境時,可增施鉀肥(如腐植酸鉀),以增加作物耐寒力。

幫禽畜打抗生素,養出無藥可醫超級細菌

科技新報 | 2017.11.09
世界衛生組織(WHO)7 日呼籲禽畜業者停用促進生長、預防健康動物染病的抗生素,因為這樣做會助長具危險抗藥性的超級細菌,增添人類感染風險。

食乐公司神奇小球藻全营养馆上海剑川路店盛大开业

东方时间网 |2017.10.2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健康营养品已经成为了人们健康生活的必备之选,它不仅能通过日常使用改善个人身体体质,预防潜在疾病,同时还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健康养生知识。

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南臺科技大學「藻享瘦團隊」勇奪金獎 褚俊傑教授榮獲「優秀創新創業導師獎」

中央通訊社 |2017.10.06
南臺科技大學「藻享瘦團隊」參加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以「具禽畜瘦肉精效益之天然微藻量產技術開發與發酵產品制程」之作品獲得金獎,指導老師褚俊傑教授更榮獲大會的「優秀創新創業導師獎」殊榮。

兩篇Cell揭示藻類如何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有助解決全球糧食危機

微文庫 | 2017.09.26
兩項關於綠藻的新研究揭示了這些有機體如何從空氣中吸入二氧化碳用於光合作用(這也是它們能夠非常快速地生長的一種關鍵因素)的新認識。理解這一過程可能有朝一日有助人們提高小麥和水稻等作物的生長速度。

宜家用小改款培養出大量微藻,我開始相信這是一家被耽誤的食品公司了…

每日頭條 |2017.09.19
今年春天,宜家創新實驗室 SPACE 10 推出了它們的社區綠植屋,可供社區居民乘涼和休憩。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ome/rqbl5g4.html。

APO生物農藥與肥料研討會 12國交流

台灣新生報 | 2017.08.09
計有澳洲、孟加拉、柬埔寨、伊朗、印度、馬來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斯里蘭卡、泰國、越南及我國共十二個國家之專家學者逾六十人參與,聚焦討論相關研究發展、創新技術、區域合作、各國最新管理法規。

人類糧食荒救星!「土壤復育法」奪美國發明金獎

中時電子報 | 2017.06.18
人本自然在於美國匹茲堡發明展再傳捷報,以「農業科技礦物質復育新技術」、「鹼質好喝」與「老將軍能量真久霜」等三項展品勇奪三項金獎,其中,獨家商品「鹼質好喝」更拿下亞洲特別獎,讓來自台灣的作品在國際大放異彩。

台建生技 專利加持 藻類研發有成

中時電子報 | 2017.06.06
致力藻類生技研發,生產具有高營養價值之原料及多樣藻類相關產品,台建生技公司擁有微藻養殖技術、藻體破璧技術、獨特藻類發酵及萃取等方法,在堅強的專利技術加持下,眾多研發成果先後獲得國內外多項專利與獎項,透過專利的保護,也確保核心技術,使產品符合衛生及環保規範。

生物刺激素是個啥東東?非肥非藥非激素,前景廣闊

每日頭條 | 2017.05.05
近,一種叫「生物刺激素」的東東熱了起來。新農人和農場主大概了解的不多,但是,在農資圈,它可是一個熱點話題。據說,它促進作物增長效果明顯,有利於減肥減藥。

新興肥料-生物刺激素產業的崛起

農業科技產業情報站 | 2017.03.14
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以下簡稱歐盟執委會)在2015年12月推出了循環經濟行動方案(Circular Economy Action Plan),期望將歐盟從線性經濟活動轉型成為一個循環經濟體系,從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和提升歐洲在全球的競爭力。

新農業生技智慧 鏈結商機

中時電子報 | 2017.03.05
台灣農業生技公司擅長研發及生產製造,但在公司規模及市場占有率較難突破,為此如何引進創投的力量及打開行銷通路,關鍵正如打通任督二脈,使公司有一個活水泉源!

農科共補助7800萬 研發158項商品

TVBS NEWS | 2017.03.01
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為提升園區的競爭力,導入學術研發能量,補助園區進駐廠商進行產品研發,7年來,共補助新台幣7800萬元,研發158項產品。

農科產學 「新農業」創新成果產業化

自立晚報 | 2017.02.24
為提昇產業聚落競爭力,積極導入學術界研發能量並輔以「農業生物科技園區促進園區事業研究發展補助計畫」,促成農科園區進駐企業投入相關人力及經費進行研發工作,建立核心技術以期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北部〉土質改良成功 客庄茶園迎接第二春

自由時報 | 2017.02.19
小英總統推行「浪漫台三線」,盼整合沿線客庄產業文化,發展為具人文深度的觀光廊帶。桃竹苗區為北台重要茶葉產地,但受土壤酸化及病蟲害等因素,榮景不復過往,客委會專案補助工研院團隊,進行土壤優化,成功將試辦兩分地調整為弱酸土質,

「有機」始祖之一 旗南分場28年研究沃土

TVBS NEWS | 2017.01.31
台灣現在流行有機,但您知道有機農業始祖來自哪裡嗎?答案就是高雄農改場旗南分場。民國77年,台灣各個農改場開始研究有機農業,而如今留下來最完整的就是旗南分場。

減少化肥補貼 增加有機肥料補助 農委會今年投12億

上下游 |2017.01.16
化肥施過量,不只會讓土壤酸化、病蟲害氾濫,雨水沖刷後,流進河川、海洋還會造成汙染,農委會為鼓勵農民朝友善、有機耕作,減少化肥使用,今年預計投入12億,提高有機質肥料等補助,從每公頃2萬拉高至3萬元,此外,還首度透過補助鼓勵農民使用微生物肥料改善土壤,每公頃最高有5000元。

植物與菌根菌互利共生 南投林管處成功造林

中時電子報 | 2017.01.02
南投林管處致力造林相關作業改善,更重視造林樹種的選擇及健康苗木的培育;為培育出健壯、能適應瘠劣環境的苗木,特採菌根苗木培育法;該處的李炎壽處長即是造林、育苗、林產利用的專家,今年11月調任南投處後,經他親自指導下,讓南投處培育菌根菌苗木的技術真正落實。

台灣國寶田 夢幻「抑病土」百毒不侵 代代相傳28年

上下游 | 2016.12.06
全國歷史最悠久的有機田,就位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的旗南分場,設立至今已28年,證實有機農法在台灣不但確實可行,而且是永續之路。到底是哪些研究員,接力傳承這麼長遠的堅持?

2017 IEKTopics|供給均衡 又能提高農產品質安全

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 |
全球37.5%的土地與69%的取水量用於農業生產(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2014),幾十年來農業技術的進展餵養了全球73億的人口(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報告,2015),但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的耕作方式及畜牧廢棄物卻破壞了生態平衡,造成土壤酸化、水資源汙染等問題。

循環經濟結合數位化 打造智慧農業4.0

DIGITIMES | 2016.11.29
近年由於雲端技術與物聯網的快速發展,農業科技(Ag Tech)的範疇,更由基因工程等生物技術面,拓展到機械及電子商務等領域,跨界整合成為新的熱門應用。

實驗28年 高雄農改場證實 有機、輪作讓土壤更肥 產量不輸慣行農業

上下游 |2016.10.1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長期投入28年,擁有臺灣最久露地生產有機田。

添加鉀促使藍綠藻增產生質塑膠原料

材料世界網 | 2016.10.07
日本明治大學研究團隊在進行光合成反應的藍綠藻(Cyanophyceae)中投入鉀(Kalium)之後,發現添加鉀促進了糖的分解,大量生產出可作為生質塑膠原料之有機酸。

無人機啟動 幫金門農友施肥

中時電子報 | 2016.10.04
莫蘭蒂強襲金門,造成高粱、番石榴等農作物葉面破損、植株傾倒及落果,土壤也大量流失養分,亟待補充肥份,以恢復正常生長狀態。縣農試所昨安排台灣清華環保專業公司,運用無人駕駛的植保機進行空中葉面施肥,幫受災農作恢復元氣。

把土壤顧好就能賺錢,還能拯救地球

上下游 | 2016.09.04
土壤裡的碳有許多好處,包括讓土壤更肥沃,讓土壤形成蛋糕般的質地,內部含有許多小氣室。富含碳的土壤可以緩解乾旱或洪水:下雨的時候,水被土壤吸收、留住,而不是積成水潭或流走。

微藻大利用 固碳、生質能源齊步走

環境資訊中心 | 2016.07.20
肉眼看不見的微藻除了能捕捉二氧化碳、提煉生質能,部分種類的微藻還能夠利用到生技產品中。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發布消息,工研院與台灣水泥公司合作「微藻生質能源」與「生物固碳」技術研發,

為何化肥用越多土壤越瘦?中研院士楊秋忠這麼說

上下游 | 2016.07.13
楊秋忠自1980年代從美國夏威夷大學學成歸國後,便致力鑽研將微生物作成肥料,然而受限於當時流行的化肥農藥,經費有限,重視度亦不高;是全台之冠。

遊南韓必吃!比雞蛋大的「霸王草莓」香甜多汁

TVBS NEWS | 2019.02.19
業者用1比5的比例,讓草莓吸收小球藻的營養,還用中藥當草莓補品,增強果肉的紮實度以及抗蟲害,不只讓果肉更美味,收成量也增加三成。Read more...

最新的研究揭露RNAi類農藥殘留在土壤內之降解機制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 2019.04.02
由於農藥在環境,尤其是在土壤中的殘留會對生物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了解農藥殘留最終的去處,將是防止農藥危害、加強農藥管理與增進農產品安全上所必要的一環。Read more...

推動「農藥減半」政策 陳吉仲首頒永續善農獎

民視新聞 | 2019.12.04
農委會為落實「化學農藥十年減半」政策,近年積極推廣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降低化學農藥使用,增進農產品食用安全。希望透過活動,鼓勵農友、業者及試驗研究單位投入,兼顧環境與經濟永續發展!Read more...